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》 > 1999年第3期
编号:10246709
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的观察与护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》 1999年第3期
     作者:杨 艳 孙玉霞 李成群

    单位:佳木斯市中心医院,黑龙江省佳木斯市,154002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/990364

    我科自1996年9月~1998年9月对5例呼吸衰竭患者施行了气管切开。现将其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5例患者中,男2例,女3例;年龄52~70岁;昏迷者3例。气管切开指征:①重度呼吸衰竭:气道阻塞、咯痰无力;②肺性脑病:保守治疗无效,需人工吸痰、给氧者;③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者。气管切开时间6~24日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经治疗后痊愈4例,死亡1例。

    3 护理体会

    气管套管的护理 单人单室,专人护理。病室温度保持在18~20℃,湿度在70%以上。术后患者取仰卧位,头中位,术后当日不宜转变体位,以防套管脱出。术后应经常注意调节套管系带的松紧度,系带与皮肤间能容纳一指为宜,系带过松易形成脱管。

    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不能讲话,易有心理负担,注意加强心理护理,以消除患者的顾虑,在患者床头安装呼叫器,以便患者随时呼叫。

    严密观察患者生命指征变化 特别应注意观察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有无改善,缺氧,紫绀有无改善,并观察痰的量、颜色及性状,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。

    加强营养,进行支持疗法 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,因为高碳水化合物会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量,使呼吸负荷加大。可补充营养制剂如:氨基酸、脂肪乳剂、白蛋白等。

    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 ①气道湿化:湿化液配制方法:生理盐水500ml、庆大霉素8万U,地塞米松5g。气管切开患者易通气过度,形成呼吸道失水量增加,致使呼吸道粘膜干燥,痰不易排出。故宜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工作。每隔15~30分钟将湿化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气管内2~3ml。天冷时将湿化液加温至32℃~35℃再滴入气道。一般每日需湿化液200~300ml,全天不超过600ml;②吸痰:吸痰管插入深度为18~20cm,吸痰动作要轻、快,每次不超过15秒。气管切开初期,一般每15~30分钟吸痰一次,后期病人病情好转,自主咳嗽能力强,应尽量鼓励病人咳嗽;③正确氧疗,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,1~2ml/min;④注意观察气管切开伤口淤血情况,有无皮下气肿、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,如发现上述情况,应及时通知医生,立即给予处置;⑤拔管:拔管前应进行堵管试验,堵管48小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,如患者无呼吸困难,痰液可自主咳出,即可拔管。气管切开的护理至关重要,常是治疗、护理成败的关键,应予足够重视。

    4 参考文献

    1 王庆让,等.主编.实用呼吸内科手册.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5, 百拇医药